201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他们留学于哪所学校?


InvestPro Realty  恒兴地產    Zhong (Kenny) Lin


WeChat Image_20181107051437.jpg



201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已经公布,今年的榜单中共有15位40岁以下才俊跻身福布斯富豪榜。

与父辈相比,这些青年富豪中拥有名校高学历和留学背景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另外根据胡润研究院早先发布的中国千万富豪报告,在高中及以下阶段的富豪子女28.7%偏爱英国留学,26%美国;在本科及以上阶段的富豪子女36%偏爱美国留学,24%英国。

哪些是有留学背景或者家人选择留学的富豪呢?




从榜单上可以看出来,大部分人还是比较青睐美国教育的。


尽管美国顶尖大学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特别是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几乎截然不同,但在如何从制度层面保证本科教育质量的问题上还是呈现出一系列共性的特征:


首先,从招生阶段开始,严把入门关。几乎每一所顶尖大学都对招生极为重视。招生办公室主任地位很高,有时候就是仅次于校长和教务长的第三号人物,对是否录取每一个学生具有最终决定权。


WeChat Image_20181107051459.jpg



过去,我们对美国大学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有一个误解——“宽进严出”,似乎美国学生上大学要比中国学生参加高考容易得多。

其实恰恰相反,美国学生要想进入到最顶尖的大学,其竞争之激烈,难度之大,丝毫不逊于中国学生考上北大、清华。

美国顶尖大学的门,非但一点也不“宽”,反而“严”得不得了。

一般来说,申请美国大学需要缴纳申请费。虽然每一所大学的申请费不高,但是加在一起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没有人会只申请一所大学。

正因为有成本的制约,凡是提交申请的学生都是经过仔细掂量自认为有一定录取把握的。


美国顶尖大学通过强有力的经济手段引导和制约着教师对于本科教学的重视程度。

教授的工资通常只发放9个月,剩下3个月的收入必须要通过自己寻找研究课题和经费来解决。

因此,并不奇怪,许多在美国大学任教的华人教授一方面会回国工作几个月,另一方面,又无法做到全职回国工作,奥妙就在于此。

教授所拿到的9个月工资,指的就是上课——特别是给本科生上课——的报酬。如果教授不上课,收入就会锐减,甚至没有薪水。

许多教授的工资是由本科学院发放的,教授必须按照本科学院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否则就有可能拿不到工资。

经济上的诱导直接影响甚至改变了教授的行为方式。这一点也许对于正在开始重视本科教学的中国大学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启迪。


WeChat Image_20181107051504.jpg



第三,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小班教学模式。

小班教学是美国顶尖大学保证本科教育质量的核心手段。而且,越是重视本科教育的大学越强调小班教学的重要性。

上几百人的大课时教师和学生都有可能偷懒——学生可以睡觉,教师可以念教材——但在十几个人的小班讨论课上无论如何偷不了懒。

如果学生偷懒,不要说会影响成绩,也很容易被教师发现;如果教师偷懒,学生会提出抗议——学生都是支付了高昂学费来上课的,如果你提供的产品达不到质量标准,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就会毫不留情地炒你的鱿鱼。


例如,全美最顶尖的本科学院韦尔斯利女子学院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高达6万美元,这意味着她们在学校里的每一分钟都可以被换算成相应不菲的美元。学生们当然会倍加珍惜她们的学习机会。

此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许多顶尖大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课自由,但另一方面,也通过学校政策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

比如,MIT对学生一学期的选课数量和学生选择专业的数量均有限制,防止学生贪多嚼不烂;芝加哥大学则直接规定了学生的课程表中,要求苛刻、课业繁重的小班讨论课的数量必须达到一定比例,防止学生偷懒混日子。


第四,对课程本身投入巨大。一方面,每一所顶尖大学的本科课程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也许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倡导的整体知识观直接相关。


表面上看,课程是由某一位教授主持的,但整个课程体系却是由专门的课程委员会集中力量精心设计的。特别是像芝大和哥大的核心课程,更是经过了千锤百炼。


WeChat Image_20181107051509.jpg



另一方面,学校和院系在本科生课程投入上毫不吝啬。

比如,MIT电子工程系每年在一门课程上的投入就高达30万美元,少的也有10多万美元。这些经费并不包含教师的工资,是纯粹投入到课程本身的,分配给各个学生小组来使用。许多学生的作品很快就会被企业发现和使用,直接转化成产品。


最后,强化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

美国顶尖大学极为重视教学质量评估工作。评估通常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有时也采取记名但绝对保密——有法律保障,泄密要负法律责任——的调查方式,因此每个人都会在评估时凭良心和职业精神自由负责任地表达其真实的观点。

例如,在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听课是最主要的监控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教授要听副教授的课程,副教授要听助理教授的课程,听课之后都要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直接影响教师的职称晋升和收入。

对于教授,学校有三年一次的评估。与此同时,学生要对教师进行评估。如果学生对某个教师不满意,他(她)就得就地走人。

又比如,在MIT,很多时候同一门课程是由几位教师分别主持的,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对教师的课程评估都被公布在网上,供下一级学生选课时参考,这样就在教师之间形成了竞争。

学生的评估结果影响到教师的收入水平。如果某一位教师的课程不受欢迎,没有学生选课,这就意味着他(她)很可能要“下课”了。

因此,没有人敢不尽心尽力。近年来,MIT对教师和教学质量的评估开始采用更长期的根据学生毕业后5—10年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则显得更为科学和客观了。


声明:内容及图片转载自海外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1536359460577358.jpg


↑↑↑点击更多文章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