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再发$1200新纾困案达成协议!美国考虑延长失业金 不过或从$600降至$100
Helen Chen
周三晚间参议院共和党人宣布已经与白宫谈判方达成关于新一轮纾困案的妥协。
此前共和党人内部、白宫川普政府与共和党之间对新一轮纾困案一度存在争议,但是最新的进展表明党内已经解除数周僵局、达成一致。
路透社报道称,周四共和党预计将公布这一具体方案。
接下来共和党人将以这份方案开启和民主党人的谈判。此前国会众议院推出了一份3.4万亿的法案并持续施压共和党人迅速通过新一轮纾困案。
关于纾困支票:
姆努钦周四表示川普政府努力数周,现在和共和党人达成一致将再给美国民众发放一轮纾困款。
当问及新一轮纾困款怎么发,姆努钦表示将和三月底《关怀法案》中发放纾困款的条件一致。
“我们达成的协议和上次纾困案一致,我们的提议和上次是一模一样的,”姆努钦对记者表示。
第一轮纾困支票是按照个人收入发放,收入不高于75000元的个人可领取1200元,而收入在75000到99000之间的可领取的纾困款金额递减。
此前参议院的方案中,发放金额仍为1200元,但是发放的门槛——对收入的要求,与第一轮纾困款不同,要求个人年收入不高于4万元。 此前联邦发放的额外600元纾困金将在月底到期。早前共和党人曾释放出愿意延长这一额外失业救济的想法,但是白宫对这些提议反应冷淡。
白宫幕僚长梅多斯表示:
“我们非常希望保证在这个议题上能有一个考虑周到的方案。任何短期性质的延期都意味着到期之后还要再进行短期的延期,这会动摇国会历史以来建立的威信。”
共和党人有可能希望拖延这一议题直到在纾困案其他问题上达到更广泛的妥协。
另外川普政府希望优先推进的工资税减免政策,双方目前并没有达成一致,因为这一议题只有少部分共和党议员支持。
梅多斯表示:“现在谈论任何具体细节还不是时候,等麦康奈尔和其他参议员有了更充分的对话之后,我们希望麦康奈尔能来谈论这一点。”
关于检测:
共和党与白宫就金额达成妥协。新的纾困案将拨款160亿而不是此前参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推出的250亿用于新冠病毒的检测和追踪。
不过还会有早前的90亿资金补充。川普政府此前认为250亿检测投入太高。
川普政府还反对在全美范围内铺开检测,因此新的拨款将重点对学校、日托中心、老人院等进行检测。
参议院规则委员会主席罗伊·布伦特 (Roy Blunt)表示:
“我认为这是我们真正在讨论的——联邦必须对检测事务有统筹引领的责任感。值得说明的是另外那90亿我们也将保证一定会预留出来用于检测,加上新的160亿资金。”
关于学校:
双方同意将拨款700亿按照学校人数拨付给所有K-12学校,不过其中一半是专门用于重开的学校、为他们减轻运营费用负担。
另外还将会300亿发放给大学,一名参议员确认这笔资金并一定要求给予重开的大学。另外还有50亿将拨付给各州州长由他们支配使用。
这和民主党人早前提议的数额基本一致,不过现在一些民主党人呼吁将教育拨款提高到4000亿。
美国考虑暂时延长失业福利额外补助降至100元
在两党协商过程中,有共和党议员希望缩减额津贴额度,降至每月400元或每周100元,也有人提议每周200元;民主党议员则盼每周600元至少维持到明年。
众院3月通过每周600元或每月2400元的刺激失业补助,这项方案7月底到期,但失业率在两个月的强劲成长后,仍维持在11%。
对于等待支票的失业民众,这段日子相当难熬。
芝加哥一名领取失业福利的民众帕尔曼(Jacob Perlman)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国会要等到支票到期前几天才开始动作,这早该在一个月前就完成。”
26岁的帕尔曼原本在健身房担任时薪12元的清洁人员,如今他跟数百万人一样,失业福利收入高于原本薪资,但他渴望复工。
伊利诺州原本发的失业金为每周159元,几乎无法负担他每月500元房租,遑论食物等开销,而且他早已尽量节省。
全国有数百万个家庭跟帕尔曼一样,早已开始缩衣节食,这不仅影响广大经济的税收,也会影响刺激消费的力量。
这波危机对非裔和西语裔劳工尤其严峻,他们受到不成比例的失业冲击,而且更难有存款或其他可仰赖资产。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瓦夫瑞(Joseph Vavra)表示,失业福利支票有效促使失业家庭刺激消费,一旦过期,失业问题很可能就变成次贷危机和驱逐危机了。
华府智库「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研究员魏考克斯(David Wilcox)说:
“一般人觉得国会最终会有合理结论,但对于站在财务灾难悬崖的人而言,很难安慰他们说‘你知道,我想有70%机率事情会安然无恙。’”
有些经济学者认为,经济转好就有理由减少额外失业福利,但就算是质疑增加福利金额的经济学者也认为,不该一次全额砍掉,目前额外失业福利的经济效益利大于弊。
声明:内容及图片转载自美中网,世界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点击更多文章
欢迎加入我的微信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