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房养老”,美国人是这么做的
Helen Chen
国内这种所谓“以房养老”的理财形式,是以无风险为噱头,称只要把房子做抵押借款,就可每月得到15%左右的利息,到期还能全额返还本金。然而,几个月后,不仅承诺的利息不见踪影,老人的房子也被过户卖出。这种并不是真正的“以房养老”,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骗局!
反向按揭发展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就开始出现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贷款产品种类也较多,定期年金、住房使用期年金、分期递增年金、信贷额度等支付方式都已出现,贷款利率包括了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但由于大部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年限长,涉及金额大,借贷双方风险都很高,法律对这种贷款的鼓励和管制措施却很少,又缺乏相应的贷款担保制度、二级市场和辅助政策,前期发展比较缓慢,并没有开展多少实质性的业务。
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办理贷款前老人的知情权得到充分保证。按规定,老人在申请该贷款前需聘请专业顾问,接受相关知识培训。提供该类贷款的金融机构都经过联邦住房管理局核准。
-
该贷款模式基本免除了老人后顾之忧,贷款期间,若老人出现违约情况,由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下属的共同抵押基金负责赔付。
一、分散政府养老保障的压力
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一般把养老分为三个层次: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险和个人储蓄计划。由于三个层次缺一不可,被形象地称为“三条腿的板凳”。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员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反向按揭作为个人自主养老的新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社会养老的不足,带有明显的补充养老保障性质。
二、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
通过申请反向按揭,能帮助拥有住房的老年人融通资金,使老年人有了额外的固定收入,不再为医疗保健和生活费用发愁。有了这笔钱,他们可以重新装修房子,把居住环境弄得更加舒适,他们还可以改变生活方式,比如出外度假、旅游,享受更幸福、更愉快的晚年生活。再有,反向按揭增强了老年人的经济能力,可能推动“银发”市场的消费。
三、开拓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业务领域
开展反向按揭业务,银行可以收取高于一般贷款的利息,加上全球老龄化趋势的推动,各国对这种贷款的需求总量很大,因此将为银行开辟一个规模很大并且全新的效益增长点。对于保险机构,由于推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银行都会要求对房屋的毁损灭失等进行保险以避免风险,因此也将意味着新的业务领域的出现。
一、房屋地理位置
由于放贷机构必须考虑到抵押房屋的后续处置问题,所以房屋地理位置越是优越,反向按揭额度越高。比如,爱荷华州一套30万美元住房可以获得10万美元的信用额度,而在纽约长岛郊区,则可获17 .8万美元的信用额度。
二、老人年龄
年龄越大,得到的现金越多,因为贷款期限可能会短一些。比如在克里夫兰,如果一名75岁的老人拥有一套价值25万美元的住房(假设房款已全部付清),他/她每月可以获得917美元,或者是14万美元的信用额度;70岁的人每月只能获得791元,信用额度为13万美元;而80岁的人则每月可获1099美元,信用额度为15.2万美元。
三、不清楚自己能住多长时间的老年人不适合采用反向按揭
一般来说,反向按揭有较高的手续费,所以并不适合短期贷款。比如一笔20万美元的贷款,手续费可能高达一万美元。高额手续费以及可能调高的利率,都会增加这种贷款的成本。
四、刚退休不适合采用
对年轻的退休人员来说(刚刚60多岁),反向按揭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越年轻,可以申请到的贷款金额越少。如果刚刚退休就申请反向按揭贷款,等到七八十岁时,这笔钱可能不足以支付各种费用。
从发达国家“以房养老”的经历看,“以房养老”要推广,需要为老人提供可靠的保障,灵活的放款和赎回安排,而这离不开政府的保险和背书。但是,由于此类贷款周期长、风险大,如何防控政府保险背后的风险。尤其当一国经济遭遇重大危机、违约事件大量出现时,依然值得警惕和探索。
以美国为例,2012年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下属的共同抵押基金亏空163亿美元,其中倒按揭贷款“贡献”了52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房价大跌,经济陷入衰退,大批老人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发生显著变化,违约事件大量增加,作为贷款的保险方,该基金大量失血。
新的方案旨在降低老人未来违约的风险,主要措施包括减少金融机构放款方式和利息差别,限制第一年内的放款金额,并新增一个第三方托管账户用于支付物业税和保险费等。此外,所有采取“以房养老”的发达国家,都拥有由公共财政支持的良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以房养老”只是一种补充性的养老选择。
声明:内容及图片转载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点击更多文章
欢迎加入我的微信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