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我们最该珍惜的地方。
Helen Chen
泰戈尔说:“屋是墙壁与梁所组合,家是爱与梦想构成”。
培根曾说:“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家庭的幸福,不在别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家庭的幸福,不在阔气富有,而在不争对错。
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对越是陌生的人,越是毕恭毕敬。而对越是亲近的人,却常常满脸抱怨。 对他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我们总是万分感激;对家人给予的各种关怀,却常常视而不见。
其实,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情绪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和最爱的人。却把耐心和宽容,留给了陌生人。
当我们满脸苦闷抱怨的时候,别忘了,家是避风的港湾,而不是坏情绪的垃圾桶。这世上,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对谁好,但是家人却会。
如果说一个人在外的举止,代表个人形象素质。那么在家的言行,就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氛围。一个人的情绪以及对待家人的方式,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其他家人的喜怒哀乐。
家,是我们最该珍惜的地方。
那是你受了伤可以疗伤的地方,是你可以卸下伪装不用小心翼翼的地方,是你可以痛快哭纵情笑的地方。 那里,有你最亲的父母,最爱的孩子,陪你过苦日子的爱人。他们,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算门外凛冽如冬,推开家门,却是春风拂面。
家,是这个世间最温暖的地方。所以,你最该带回家的是快乐,把最好的情绪,给最亲的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事业生活的基础。家庭不是辩论场,不是争输赢的地方,而是一个讲爱的地方。当家庭生活完全用理、用规章制度去辩论、制约的时候,那么这个家庭也就有了瓦解的危险。
家庭要讲奉献、讲爱、讲付出,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据理力争各自抱自己的道理伤害对方,最后只能落得两败俱伤。
有人说:不讲道理是一个缺点,只知讲理则是一个盲点。
在家庭生活中靠理不如靠情。与其指责对方的错误,总盯着对方的不足看,还不如为对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庭中最宝贵的就是充满了爱与温暖的氛围。
家庭要幸福,要谦让。
古语有云:“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谦让是身体的良心。我们都懂得在外与人相交要谦让,但都忘记了家庭生活更要学会谦让。
梁启超与妻子李蕙仙相伴33年,33年里两人几乎没有红过脸。李蕙仙出身大户,性格泼辣,婚后生活中梁启超处处包容、谦让她,为此梁启超还得了一个“惧内”的名号。
其实每一个“怕老婆”的背后,都是一颗懂谦让的心。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相处要谦让。两个人成长经历不同,观点看法不同,出现矛盾不要急着争吵,迁就一下对方各退一步把问题变小。
父母子女间也要谦让。时代不同,父母子女间必然存在代沟与隔阂,相处时不要争对错,能有什么矛盾是谦让一下解决不了的。
家庭要幸福,要体谅。
家庭要幸福要和谐,需要包容与体谅。
爱挑剔的人永远感受不到幸福,宽容待人,体谅他人是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
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与想法,没有体谅的润滑,又怎么能和谐呢?
家人相处,要学会体谅。只有体谅别人的不容易,换位思考,才能宽容别人的过错,生活才能和谐。夫妻间相处,不要总是指责谁对谁错。妻子体谅丈夫的忙碌,丈夫也要理解妻子的操劳。没有谁的付出是应该的,要相互体谅。父母子女间相处,更要相互体谅。父母年纪大了,手脚不灵活,做事不周到,不要挑剔嫌弃他们。
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爱你,要怀着感恩的心包容他们不合你意的小错误。子女年纪小,阅历浅,与父母生活环境不同,观念自然也存在差异,父母也要学会理解孩子,不要一味否定孩子。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却有着共通之处。家庭的幸福不在于物质多少,而是怀着爱与感恩的心,不计较对错,彼此体谅,彼此尊重,彼此付出。
声明:内容及图片转载自真知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点击更多文章
欢迎加入我的微信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